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739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徐治国 梁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的不同及优越性。方法:随机将笔者所在医院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40例,单药治疗组40例,联合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次,1次/d,口服苦参素片0.2 g/次,3次/d;单药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次,1次/d,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及肝纤维化组合各项指标的变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治疗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及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变化均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种比较优越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苦参素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022-02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在中国其发病率高,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1亿多人,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1],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CHB的根源在于HBV的持续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持续或反复的肝脏炎症导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2]。而对其治疗目前缺乏特异的方法,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可能在于病毒和宿主两方面。因此,本研究着重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联合治疗方面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门诊及住院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0例,单药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肝功能检查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及停药标准

    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参照我国2010年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纳入标准:年龄16~65岁,有CHB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入选时HBsAg、HBeAg和HBV-DNA仍为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